王168小说网>穿越>江澈柳雪柔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> 第二百八十章 朱高煦的苦肉计
    朱棣最担心的,就是他朱高煦留在京城,和太子争位。如果他主动要求去最苦最累的边疆,表现得像个只想打仗的莽夫。父皇的猜忌,自然会消除大半。甚至,还会对他心生愧疚,觉得亏待了他这个战功赫赫的儿子。说实话,朱棣甚至有些不放心江澈,不然他来这里的时候朱棣也不会答应。到那时,他再提一句,想召集一些当年用着顺手的老部下。跟着自己去边疆吃沙子,父皇大概率不仅不会反对,反而会大力支持!这叫以退为进!实在是高!“江兄弟,从今天起,你我二人,便是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!”朱高煦走到江澈面前,一字一句,郑重说道。“我朱高煦在明处,冲锋陷阵!”江澈抬起头,迎上朱高煦灼热的目光,神色依旧平静。“那澈,就在暗处,为煦哥查漏补缺。”…………朱高煦在江澈的详细指点下,立刻带了一队人回京了。这一次,他回去的很快。原本需要半个月的时间,仅仅只用了八天!奉天殿内,刚回到京城,朱高煦甲胄未解,只在外面套了件皱巴巴的王袍。他就这么直挺挺地跪在冰冷的地砖上,与周围衣冠楚楚的文武百官格格不入。整个大殿安静得可怕。就在刚刚,朱高煦已经说出了自己的要就藩的事情。太子朱高炽显得有些局促。他不停地用眼角余光去瞟跪在地上的弟弟,又飞快地瞥向龙椅上的父皇。这老二,疯了?去开平卫?那是什么地方?那是用人命去填的无底洞!风跟刀子一样刮,鞑靼人神出鬼没,去了九死一生!朱高炽的脑子嗡嗡作响,他完全无法理解。这不合常理,这简直就是送死!难道……这是什么新的计策?要是以退为进的话,可这退得也太远了,直接退到关外去了!另一侧,朱高燧垂着眼帘,双手拢在袖中。他的心中飞速盘算,如果朱高煦真的去了开平。那京城里,自己岂不是唯一能和太子抗衡的人。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朱高煦这头猛虎,什么时候学会吃素了?事出反常必有妖!龙椅上,朱棣的面容隐在冕旒之后,看不出喜怒。“高煦。”朱棣终于开口,在大殿中回荡。他没有叫汉王,反而直呼其名,这说明他的心里也很不平静。“抬起头来,看着朕。”朱高煦闻言,缓缓抬头。“你想好了?”朱高煦重重叩首,额头砸在地砖上。“回父皇!儿臣想好了!想通了!”“儿臣,就是个武夫,是个只会打仗的莽夫!做官,儿臣学不来,也不想学!”“大哥仁善宽厚,有长者之风,乃是天命所归的守成之君!我大明有大哥在,江山必能稳固!”这番话一出,太子朱高炽猛地一颤,差点没站稳。他居然公开承认自己的储君地位。太阳打西边出来了。朱高煦没有理会旁人的惊愕,继续说道:“儿臣斗大的字不识一筐,只认得父皇的龙旗,只听得懂战场的号角!与其在京城里给父皇和大哥添堵,不如去边关,去开平卫,为父皇守国门!”“儿臣不要钱,不要粮,更不要什么荣华富贵!只求父皇恩准,让儿臣去该去的地方!去跟鞑子真刀真枪地干!这比什么赏赐都让儿臣痛快!”他说完,再次俯身,以头抢地,长跪不起。所有人都被朱高煦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给震懵了。这还是那个嚣张跋扈,目中无人的汉王吗?朱棣的眼神变得愈发深邃。他不信。一个字都不信。自己的儿子,自己最清楚。高煦的性子,就跟他年轻时候一模一样。野心,早就刻进了他的骨子里。今天这番作态,必然有鬼。朱棣的脑海里瞬间闪过那个年轻的身影。“哦?”“这么说,你是真心厌倦了这京城的富贵,只想去边疆吃沙子了?”朱高煦抬起头,脖子上青筋暴起。“父皇!”“儿臣不是厌倦富贵!儿臣是怕!是怕自己这身杀气,这股蛮劲,留在京城,迟早会闯出弥天大祸!儿臣怕自己控制不住,会做出对不起父皇,对不起大哥的事!”“与其担惊受怕,不如眼不见为净!让儿臣去开平,用鞑子的血,磨掉儿臣的戾气!为我大明,流尽最后一滴血!”这番话,如同一记重拳,狠狠砸在了朱棣的心口上。不是不想要,而是不敢要。不是不留恋,而是怕失控。这听起来,比之前那番慷慨陈词,要真实太多了!朱棣想起了靖难之时。这个儿子总是第一个冲锋陷阵,浑身浴血地回到自己面前,咧着嘴傻笑。他想起了登基之后,为了平衡,为了安抚太子。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削掉他的兵权,将他那些生死兄弟打散。眼前这个跪在地上,嘶吼着要去边关的儿子。与记忆中那个永不服输的战神,慢慢重叠。朱棣的疑心,开始动摇。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,终究是个守成之君。而最像自己的这个儿子,却被自己亲手折断了翅膀。朱棣敲击扶手的手指,停了下来。太子朱高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。他看不懂父皇,更看不懂老二。他只知道,今天这朝堂上的风向,变得无比诡异。朱高燧则依旧低着头,但他的呼吸,已经变得有些急促。“好。”朱棣缓缓吐出一个字。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,一步步走下台阶。满朝文武,无不屏息。朱棣走到朱高煦面前,亲手将他扶了起来。“好一个为我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!”朱棣的声音里,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情。“高煦,你长大了。”“父皇……”“不必多言。”朱棣拍了拍他的肩膀,那上面还带着行军的尘土。“朕准了!”“你不是要去开平卫吗?朕就让你去!”“你不是说不要钱粮吗?不行!你是我朱棣的儿子,大明的汉王!岂能像个叫花子一样去上任!”朱棣转过身,面向目瞪口呆的群臣,声音陡然拔高,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霸道!“传朕旨意!”“着汉王朱高煦,即刻就藩开平卫,总领开平军务!”“另,从内帑拨银五十万两,粮草二十万石,一同解往开平!朕的儿子去镇守国门,不能饿着肚子!”“兵部,立即调拨最优良的战马三千匹,玄甲五千副,送至汉王府!”“工部,给朕以最快的速度,在开平卫为汉王修建一座新王府,规制就按亲王最高规制来建!”一道道旨意,在奉天殿内炸响。所有人都傻了。